5月3日,,深圳大學光電工程學院院長屈軍樂教授應邀到我校主講“佛山創(chuàng)新論壇”暨校慶60周年系列學術報告,在仙溪校區(qū)B2-242做了題為“超分辨成像進展:高時空分辨,、活細胞成像”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陳國杰院長主持。
在報告中,,屈軍樂教授介紹了超分辨成像技術的發(fā)展,,著重闡述了課題組在超分辨成像方面的研究進展,包括:在基于單分子定位和受激發(fā)射耗盡的超分辨成像系統(tǒng)中實現(xiàn)熒光壽命的測量和成像,;基于受激發(fā)射耗盡成像技術,,利用一種新型的CsPbBr3鈣鈦礦量子點作為探針,,獲得了接近20 nm的超高空間分辨率;結(jié)合新型熒光探針和新算法,,實現(xiàn)單分子定位超分辨活細胞成像,,獲得45、55nm成像分辨率,,觀察線粒體膜蛋白的分布,。講座結(jié)束后,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師生與屈軍樂教授進行了熱烈的互動交流,。屈教授對在場師生所提出的問題給予了耐心細致的解答,,對在場的青年教師及研究生有很大的啟發(fā),大家紛紛表示收獲頗豐,。
屈軍樂,,博士,深圳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廣東省百千萬領軍人才,,SPIE Fellow(國際光學工程學會會士),,現(xiàn)任深圳大學光電工程學院院長,光電子器件與系統(tǒng)(教育部/廣東?。┲攸c實驗室主任,,中國光學學會生物醫(yī)學光子學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他曾擔任SPIE西部光子學大會(Photonics West)多個分會的組委會委員,,激光生物學報常務編委,,Medical Photonics、Journal of Innovative Optical Health Sciences(JIOHS)和Frontiers of Optoelectronics等期刊編委,。屈教授從事熒光壽命成像,、超分辨成像、非線性光學成像及治療等研究工作,,主持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儀器專項,、重點國際合作項目,、杰出青年基金、面上項目,、青年基金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創(chuàng)新團隊項目等,在Nature Photonics, PNAS,,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Advanced Materials, Nanoscale,,Nano Research, Optics Letters, Optics Express等期刊上發(fā)表SCI論文180余篇,,獲授權(quán)發(fā)明專利30余項,獲“2014中國光學重要成果獎”,、廣東省自然科學三等獎,、深圳市自然科學二等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