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佛山科學技術學院二級心理輔導站建設標準》,人文與教育學院學工辦在學院黨委和行政的指導下,以服務學生為宗旨,,結合學院實際情況,,積極探索學院在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方式和內容,并制定具體工作方案,,由學工辦組織落實,,務求實現學院心理健康工作有序開展,組織到位,,以下為學期具體工作計劃,。
一、鎖定重點對象,,利用重點時段,,配合心理中心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心理健康工作事關學生平安和校園穩(wěn)定,在開展工作過程中做到“兩步走”:第一,,應重抓以下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畢業(yè)生,學業(yè)問題學生(包括缺勤較多,、掛科、留級學生),,家庭重大變故學生,、心理問題學生,身體問題學生,、貧困生,。第二,通過分析以上學生群體特點,,制定相應工預案,。在全體學生中開展挫折教育、感恩教育,、誠信教育,;抓住第二學期畢業(yè)前、考試前后,、獎學金評選前后,、每年三月梅雨季等關鍵時段開展全體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小規(guī)模心理團體輔導,減輕學生心理壓力,。
建立重點關注學生檔案,,由負責跟進教師定期了解并更新學生情況,每月填寫《人文與教育學院重點關注學生排查干預登記表》,,實現對學生的“一對一”重點幫扶,。
二、加強二級學院心理危機四級干預體系
建立心理危機干預體系旨在發(fā)揮學校、學院,、班級,、宿舍的合力,為實現網格化管理,,我院重點建設二級學院學工辦——二級學院心理工作站——基層班級——宿舍四級防御體系,,學院黨委副書記、輔導員,、班主任,、學生干部、宿舍長共同參與心理危機排查和干預,,實現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課室,、進宿舍、進學生活動場所,,有效落實心理問題排查,、引導、轉介,。
防御體系作用的發(fā)揮離不開學生干部的選拔和培養(yǎng),。我院設立心晨服務中心學院二級心理服務站,將學院專業(yè)特色和心理健康工作相結合,。一方面,,結合人文學科學生特點組織開展學生心理咨詢服務和第二課堂活動,推廣心理保健知識,。另一方面,,積極發(fā)動基層班學生參與心理健康工作,通過心理委員選拔,、心理委員培訓提升班干部的專業(yè)素養(yǎng),,增強心理干預的效果。心委培訓過后,,開展一次培訓分享會,,各班心委進行工作交流以及疑難問題的解答。
三,、結合當代大學生特點和學院實際情況開展多樣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1.加強易班平臺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人文與教育學學院學生1919人,易班用戶基數龐大,,活躍度 針對以上特點,,以易班為主要載體每周開展一次“深夜易談”話題活動。
活動平臺:易班話題——深夜易談
活動目的: 隨著互聯網高速發(fā)展,,大學生在新媒體上花費的時間也越來越多,,運用新媒體技術,,通過易班文教微社區(qū)定期發(fā)布心理電影賞析、心理書籍分享會,、心理沙龍,、“暖心貼”等話題,鼓勵在校學生跟帖留言合理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加強與大學生日常生活的聯系,。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普及心理健康知識,,促進學生的交流和溝通,,打造和諧校園,倡導健康和諧網絡新環(huán)境,。
活動對象:人文與教育學院全體學生,。
參與方式:易班文教學院微社區(qū)心里話題板塊點贊、評論
2.延長5.25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活動的時間線,。人文與教育學院學生數量龐大,,學生群體里以女生居多,心思會更加細膩,,心理關懷更加重要,。本學期將整合文教學院心晨中心的主要活動,開展暖心PASTA系列活動,。
2.1暖心PASTA——心理漫畫大賽
為了豐富校園文化生活,,使同學們緊張的大學生活得到調節(jié)和放松。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校園活動,,感受校園的豐富多彩,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給同學們提供一個相互交流的平臺,加強學識間的交流與合作,,同時提高同學們參加活動的積極性,,鍛煉大家的交流能力。
活動舉辦時間:3月下旬
參賽方式:以學院安排為準
2.2暖心PASTA——大學生原創(chuàng)心理主題演講比賽(初賽)
人文與教育學院著重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學生在文字創(chuàng)作,、表演方面才能較為突出。學院結合專業(yè)辦學特色,,并將其與心理工作相結合,,組織開展大學生原創(chuàng)心理主題演講比賽,指導學生通過將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矛盾沖突和解決方式搬上舞臺,,通過演講的方式傳播熱愛生活,、積極行動的心理,。幫助學生正確看待和處理生活和學習中人際交往矛盾,提升挫折應對能力,,培養(yǎng)健全人格,。
活動舉辦時間:4月中下旬
參賽方式:以學院安排為準
2.3暖心PASTA——心理劇大賽
鼓勵學生以班級為單位組隊創(chuàng)作并演繹心理劇,增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提高他們的心理調適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展現當代大學生豐富的內心世界和生活情境,激發(fā)全體學生對自己以及身邊的同學心理健康的關注,、重視和自我保健,,并以此提升到對生命的關注和呵護。
活動舉辦時間:5月上旬
參賽方式:以學院安排為準
四,、以課題為載體,,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探索
以心理系教師、班主任以及輔導員為主積極申報相關教育課題,,并組織學生開展與心理健康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了解在校大學生心理狀態(tài),積極探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方法和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