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青年教師伍言龍博士和陳旭博士在增材制造領域國際知名期刊發(fā)表論文 2025-02-25 近日,,我校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青年教師伍言龍博士和陳旭博士與季華實驗室,、西安交通大學共同合作,,以佛山大學為第一署名單位在增材制造領域國際知名期刊《Additive Manufacturing》上發(fā)表題為“Development of thick-walled ceramic parts via vat photopolymerization using low-viscosity non-reactive diluent as an additive”文章,伍言龍博士為第一作者,,陳旭博士為共同第一作者,我校喬健教授為第一通訊作者,,劉亞雄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該論文提出將一種綠色惰性稀釋劑γ-戊內酯引入到光固化陶瓷漿料體系中,可有效控制陶瓷制件在光固化成形和后處理脫脂過程中缺陷的形成,,實現(xiàn)了復雜厚壁結構陶瓷的無缺陷制造,,該方法可拓展陶瓷光固化3D打印技術在航空航天,、半導體與新型顯示及醫(yī)療等領域進一步應用,有力支撐了機械工程學科“激光增材與綠色再制造”方向發(fā)展,。
光固化3D打印技術因其高成形效率和分辨率在復雜結構陶瓷制造方面?zhèn)涫荜P注,,然而陶瓷制件在成形和脫脂過程中收縮/膨脹應力作用下極易產(chǎn)生裂紋等缺陷,尤其是具有厚壁結構(>10mm)的陶瓷,,成為目前陶瓷光固化3D打印的共性技術難題,。為此,本文提出了通過引入綠色惰性稀釋劑調控光固化成形調控陶瓷制件在成形和脫脂過程中的應力,,實現(xiàn)無缺陷厚壁機構陶瓷的可控制造,。研究結果表明在綠色惰性稀釋劑的作用下,高固相陶瓷漿料粘度降低了38%~48%,,有效消除了成形過程中氣泡孔缺陷的形成,;成形過程中體積收縮率降低了40%,顯著減輕了殘余收縮應力,;調控了脫脂過程中氣體釋放溫度區(qū)間,,有效減輕了氣體膨脹應力�,;诒疚奶岢龅木G色惰性稀釋劑在陶瓷光固化3D打印應用的新方法,,可實現(xiàn)多種厚壁結構陶瓷零件的可控制造,最大壁厚可達30mm,。
《Additive Manufacturing》為中科院一區(qū)TOP期刊,,影響因子:10.3,研究領域包括增材制造領域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新材料,、新系統(tǒng)和新應用等,。 稿件來源: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通訊員:紀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