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教學名師王金發(fā)教授作“怎樣上好一堂課”專題講座
日期:2019-11-1411月7日下午,由學校教師教學發(fā)展中心組織,,在仙溪校區(qū)C6-101開展了2019“教學名師大講堂”(第一講)暨新進青年教師培訓專題講座,,主題為“怎樣上好一堂課”,主講人為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中山大學王金發(fā)教授、博導,。講座由副校長李先祥主持,,來自全校各學院教學副院長、系主任,、教師代表以及新進青年教師共200多名教師聆聽了報告,。
李先祥指出本次“名師大講堂”的舉辦,旨在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高等教育系列講話精神,,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和新時代全國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也是學校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檢視問題,、立行立改的主要措施,!同時,他勉勵在座各位教師要教書育人,、要立德樹人,,要落實學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將立德樹人融入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
講座伊始,,王金發(fā)教授調(diào)侃自己是“站講臺的志愿者”,現(xiàn)年72歲的他退休后仍然堅守講臺,,每個學期免費為本科生上2門課程,,為學生授課是他畢生的愛好和樂趣。他指出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大學教師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鑄師魂為教育強國,,站講臺為學生成才”,將專業(yè)課程教學與思想政治理論有機結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王教授強調(diào)上好一堂課,教師首先要有“師德”和“師魂”,,要將二者很好地融入到教書育人的過程中,。他與學生制定“師生共約”,其中最為有名的就是,,教師應具備良好教風,,要做到“早早到,站著講”,,言傳身教,、身體力行,并且要引導學生營造良好學風,,鼓勵同學們“早早到,,坐前排”,拼搏在課堂,。同時還強調(diào)上課要有技和藝,,要道技合一,要像庖丁解牛,、船夫忘水一樣,,把教學變成一門藝術,并不斷創(chuàng)新,,讓學生終身受益,,真正做好學生的引路人。
王教授認為上好一堂課,,還得重視教學研究,,特別要致力于教學方法改革和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他在20多年前所倡導的“開放式教學”改革就來源于美國訪學時“一條鑰匙”的感悟,,他主動放棄美國綠卡,,不忘初心回國從教,并為此堅持不懈,、排除萬難,,付諸實踐,,成效顯著,兩次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主持國家和廣東省教研項目20項,。
王教授通過分享個人日常生活及教學中的做法,,讓我們了解了他如何將“課程思政”融入專業(yè)課程教學,如何將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觀點巧妙融入到日常教學并引導學生成人成才,,為今后我校教師“課程思政”的探索提供了方向,。
王金發(fā)教授的講座內(nèi)容新穎、旁征博引,、深入淺出,,其激情飽滿的情緒和發(fā)人深省的話語感染和激勵了現(xiàn)場的每一位老師,臺下不時爆發(fā)出陣陣掌聲,。講座結束后,,李先祥對王教授的講座進行了高度評價,號召全體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養(yǎng)和能力,,在課堂上更好地傳授知識,,真正做到言教與身教相統(tǒng)一,將立德樹人真正落到實處,,為我校建設高水平理工科大學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